自强不息 ,止于至善
精心培育具备家国情怀、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 ,专业基础扎实、 跨学科能力突出的公共治理拔尖创新人才。
潘颖秋

所长

职称:教授

学历:博士

联系电话:

个人主页:

电子邮件:ypan001@xmu.edu.cn

主讲课程:本科生课程:青少年社工
研究生课程:社会统计 项目评估 教育心理学
研究方向

儿童和青少年的社会性及认知发展;自主与自我决定动机;大学生的学业适应与批判性思维(critical thinking);农民工的信任建构与发展

教育经历
1993.9-1997.7 本科 安徽师范大学 专业:学校教育
1997.9-2000.6 硕士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 专业:教育心理学
2000.7-2001.7 北京三辰公司 助研
2001.8-2002.6 研究生 就读美国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 专业:学校心理学
2002.9-2007.6 博士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心理系 专业:发展心理学
工作经历
2007.8-2012.7 厦门大学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
2012.8-2013.8 美国休斯顿大学社会工作研究生学院访学
2013.9- 厦门大学心理学研究所、社会学和社会工作系
主要科研项目
2007-2010 大学生学习适应模式及机制的追踪研究, 厦门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,主持
2009-2012 青少年自主发展的影响机制,留学人员回国基金,主持
2010-2012 青少年早期自主发展的追踪研究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,主持
2011-2012 企业员工的心理健康干预,建霖公司,主持
2013-2014 青少年家庭德育的现状、问题及对策分析, 福建省妇联, 主持
2015-2018 农民工组织内信任的建构与发展机制,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,主持
代表性论文
1. 潘颖秋 (2015). 初中青少年自尊发展趋势及影响因素的追踪分析. 心理学报,47(6), 787-796.
2. Pan, Y., Gauvain, M., & Schwartz, S. J. (2013) Do parents’ collectivistic tendency and attitudes toward filial piety facilitate autonomous motivation among young Chinese adolescents? Motivation and Emotion, 37, 701-711.
3. Pan, Y. & Gauvain, M. (2012). The continuity of college students’ autonomou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ts predictors: A three-year longitudinal study.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, 22, 92-99.
4. 潘颖秋、刘正奎 (2010). 亲子分离与联系对中国留守学童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. 亚洲辅导学报, 2010, 1&2, 41-59.
5. Pan, Y., Gauvain, M., Liu. Z., & Cheng, L. (2006). American and Chinese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young children’s mathematics learning. Cognitive Development, 21, 17-35.
6. 潘颖秋 (2018).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农民工心理契约违背机制. 心理科学, 41(3), 653-659.
7. 潘颖秋 (2017). 大学生专业兴趣的形成机制:专业选择、社会支持和学业投入的长期影响. 心理学报, 49(12), 1513-1523.
获奖
1998 北京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研究生奖
2002-2007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院长奖学金
2006 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博士论文课题基金
2006 美国南加州地区国际学生优秀奖学金
著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