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共管理系2001级 王翊亮
厦门大学第7届研究生支教团队员
2005.8-2006.7服务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关桥中学
2022年7月的一天,好友说晚上焦点访谈要放一张我拍的照片,加班晕头转向的我内心毫无波澜,手边没有原图,草草交待了事。午休远望西山时,思绪的小舟荡漾着载我飘回了那片魂牵梦绕的土地,那片高山环抱雨水稀少的西海固山区。17年前那个烈阳高照的午后,我与同年同月同日生的战友挚友在颠簸了2个小时仅20里的山路后,终于站在了一个名叫红柳村的地方,黄土、蓝天、白云,映衬着两个20多岁年轻人羞涩发红的稚嫩脸庞——我俩是作为村里仅有的几个学生的初中老师,来家访的。据说是村史上头一次。全村人兴高采烈的夹道欢迎、尾随围观,让我们两个所谓的先生、老师手足无措。
孩子们的眼睛是清澈的、欣喜的、充满希望且感激的,老师来家访是对他们最大的认可。上学的路很远,很辛苦,辛苦到这20里求学路,是需要在寒冬腊月冻得长疮的小手紧握着结冰的送水车水箱,在刺骨寒风中忍耐3个小时,但孩子们只会笑着说,没啥。家访看去都是家徒四壁,连桌椅都没有,做作业只能沿着炕边席地而坐。除了家长学生脸上的笑容,周遭都是残败、痛苦与不幸。孩子们带我去看家里的储备,阴冷地窖里只有些皱巴巴的土豆,还有几簇苜蓿,那是用来换学费的。然而低落的情绪突然被窖口一行歪歪扭扭的小字点燃,“为中华崛起而读书”。是啊,山区里学生苦读、家长苦供、教师苦教、社会苦帮、政府苦抓的苦,到底是为了什么呢?答案就在这小小一方窖口上。
——是总书记亲自推动的闽宁合作,指引我们南海之滨的厦大学子来到贫困甲天下的六盘山区,书写这一份伟大而光荣的山海情,用我们的共同努力让记忆中的贫苦画面永远成为过去式。
——是嘉庚校主秉持的“自强不息,止于至善”的厦大精神指引我们竭尽所能、砥砺奋进。
——是年已不惑,认清了生活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你我他她,仍然躬身入局、功不唐捐的默默付出、负重前行。
为中华崛起而奋斗,就是吾辈的初心使命,就是你我前进的不竭动力与终极目标!愿接续支教的师弟师妹继续加油,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一辈子值得骄傲的事情。让我们公院学子一同踔厉奋发,勇毅前行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更大力量!